保保駕到solo · 一年前1851 人看過
前兩天,同事跟我說了個事。
他跟一客戶溝通完方案后,客戶問:
投保前,我要不要去做個體檢?
而這樣的事,他遇到了好幾次。
Solo發(fā)現(xiàn)不少人對“買保險要體檢”這事有些誤解。
今天必須好好跟大家說說,免得吃虧。
關(guān)于買保險與體檢的關(guān)系。
正確的姿勢是:
先投保,再體檢。
為啥不建議投保前去做個體檢呢?
因為很可能會給自己挖坑。
給大家說個真事兒。
我有個朋友,在一個挺不錯的公司上班。
他們公司每年都有體檢。
雖然他一直覺得自己身體好。
但體檢報告上還是有些指標不太正常。
血壓增高,尿酸高......
(圖片來源:朋友體檢報告)
這些指標雖異常,但不影響正常生活。
醫(yī)生也不會說啥。
不過,他買保險的時候,卻遇到了問題。
保司回應(yīng):
血壓值和尿酸值都比較高,醫(yī)療險買不了,重疾險要延期。
就因為體檢報告上幾個指標異常,他當時沒買上保險......
(圖片來源:dbbqb)
為什么會這樣?
其實保險有一定的門檻,并不是有錢就能買。
而這個門檻就是你的身體狀況。
如果投保前去做體檢,檢查出某些異常,那就是給自己挖坑了。
保司會看你的身體情況是否符合標準。
這個標準就是我們常說的【健康告知】↓。
(圖片來源:超越保2020健康告知)
有人會問:內(nèi)容這么多,要怎么告知?
其實,健康告知搞清楚兩點就行。
1. 國內(nèi)買保險采用有限告知
保司問什么說什么,沒問就不說。
只要【健康告知】里的問題都沒有,可以放心買。
當然,可能有些人看不懂健康告知。
這個時候不要憋著:
找客服或顧問,搞清楚再投保。
2. 告知內(nèi)容以是否留下醫(yī)療記錄為準
有些人感覺自己某個地方不舒服,懷疑是不是生了啥病。
但,如果沒有經(jīng)過體檢或醫(yī)院檢查確診,可以默認沒有。
舉個栗子:
一個人覺得自己易燥易怒,懷疑有甲亢,但并不確定,也沒有去醫(yī)院確診,那就可以默認沒有,不用告知。
所以,這也是為什么投保前不要去體檢。
如果真查出什么問題,那就是給保司留下了證據(jù)。
那,買完保險可以去體檢了嗎?
劃重點:
買完保險,還有個等待期,最好等待期之后去體檢。
不同保險等待期不一樣。
醫(yī)療險通常是30天,壽險和重疾險是90/180天,意外險沒有等待期。
等待期的意義是防止一些人騙保。
如果保險都是買了就能用,那估計保險公司也干不下去。
為什么不要在等待期體檢?
在等待期出險,保司通常是免責的,甚至大部分公司還會直接解除合同。
當然不同保險會不一樣。
通常規(guī)則是這樣:
醫(yī)療險:等待期出險,不賠,但合同繼續(xù)有效。
重疾險:等待期患合同約定疾病,大部分保司會終止合同,退還保費。
壽險:等待期內(nèi)因非意外原因身故,通常是退還保費并終止合同。
所以就算體檢,也最好選擇等待期之后。
當然還是要強調(diào)下:
體檢很重要。
之前,Solo給大家講過“癌癥早篩”
很多疾病,早點檢查出來,就能早點治療。
治愈的機會也會更大。
但要涉及買保險,希望大家記住兩點:
買保險之前,不要體檢。
買了保險,最好等待期之后再去體檢。